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高校应完善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机制体制,遵循“知、情、意、行”的品德形成规律,引导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并在社会实践中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十三五”规划纲要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均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国民教育的首项重点任务来抓。高等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最后出口,担负着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使命。
针对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高校应完善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机制体制,遵循“知、情、意、行”的品德形成规律,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坚定为社会服务的信念,并在社会实践中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
理论引导
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如何引导他们认识自身担负的使命,明确身上的责任,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由于大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在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理性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前提,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在引导大学生明确社会角色定位和历史使命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人生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力求让他们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的奉献意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大学生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把个人理想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勇敢肩负起国家使命和时代赋予的重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让学生铭记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屈辱和艰苦奋斗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树立忧患意识,学会担当责任。此外,高校开设的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都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教育课”,教师都要结合自己课程的特点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如介绍本学科代表人物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人生价值等。
实践养成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既能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又能坚持实践正义原则,愿意在实践中为社会、他人做出奉献和牺牲。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知行转化势在必行。高校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深化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首先,在实践中夯实责任,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心。其次,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引导他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忱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再其次,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思维,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正确履行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最后,在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培养大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情感,为他们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情感基础。
环境熏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积极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学校党政管理部门要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使命意识,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规范管理和服务,真正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二是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履行社会义务。三是所有教师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带动和感染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教师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只有全体教师都树立起对学生的责任心和爱心,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四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角落,并且使这种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纳入“常态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社会责任感的感染教育。
当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仅是高校内部的事情,而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构建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动机制,共同营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良好环境。作为青年群体的主力军,大学生更应从自身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责任担当,用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形成
下一篇:为什么农村学校更需要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