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母婴护理师 >

孩子说话晚和父母和周边家人是否有关系呢?

2018-01-15 11:55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专业人才储备工作委员会孩子说话早晚和养育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是父母亲自带宝宝,那么就和父母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不是父母亲自带孩子,而是姥姥或者奶奶代养孩子,那么就和姥姥奶奶的语言习惯有关系。
 
  以我儿子为例,孩子在2岁的时候依然也只是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这些简单的单词。
 
  当时我很头痛,后来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一些两点:
 
  1.代养环境没有大量的语言沟通与互动:
 
  0-2岁左右基本是姥姥帮带,老人代养的孩子宠爱有加,向来都是宝宝一抬手,姥姥就秒懂他们要什么,于是随时奉送到。
 
  孩子就缺少了很多的练习说话和表达的机会。听说不分家,孩子没有听到过很多语言,他自然就不知道语言该怎么说。所以会有【十个聋子九个都是哑巴】的说法,姥姥不爱讲话,但是姥姥真的很爱孩子,这个是毋庸置疑。所以如果我们的宝宝是老人带的,就要注意回家的时候,自己多多和孩子说话,互动,沟通,爱的氛围和环境中孩子成长的会更好。宝妈们如果可以跟我分享更对孩子学习,吃饭,和健康方面的交流的话可以加我微dnagene,孩子不落后别人,但是也不逼迫他。
 
  2.家里的语言环境有些复杂:
 
  老家河南,河南方言自己说的时候也不太在意,在外人听起来有些词汇都根本不懂,比如:“谷堆那(蹲那)”,“卸货(不要大声说话)”,“喝汤了吗(意指问晚上吃饭了吗—常指吃面条了没)”。
 
  有段时间说家里当着孩子的面要说普通话,但是老人不太习惯,就用家乡话飙出来了,对于启蒙时期,往往都会有点混乱。
 
  1岁前,宝宝对于语言的吸收是“来着不拒”的,语种越多,孩子需要统合的语音和概念也就越多,耗时就会时间久一点,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意愿的能力也会出现的较晚一些。
 
  所以如果妈妈想培养多语种宝宝时,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的等待。我儿子的状态到四岁的时候也得到证明,在幼儿园学习英语时,他们对于英语的敏感度就比其他小朋友强,语感很好。儿歌句子很快就能够掌握应用。所以我以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分享:0-6岁宝宝的脑神经是发展最快的,可塑性也是最高的,越小发现问题找到根源就会很快得以解决。我实在孩子2岁时辞职全职在家带孩子2年,他们四岁进入幼儿园中班,有1周的调试期,1个月之后基本稳定所有情况。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师,课通人才储备,考取证书,课通人才库,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课通学堂,在线考试,营养师,茶艺师,人才评测,课通在线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业人才储备网络教育平台”了解详情:http://www.ketong.net.cn/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专业人才)

 

 

上一篇:分娩三大误区,再不看就晚了

下一篇:妈妈的无知竟会害了宝宝

在线客服

信息联络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9:00-18:00

联系方式

邮箱:lianluoyuan@rencaiku.org.cn

咨询电话:010-53357815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