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为什么中国人养孩子那么累?你中了几条?

2018-08-14 10:06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我们经常看到,国外的父母,婴儿车上推一个,怀里抱一个,手里还牵一个,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就能带上一小队娃儿。
 
  而中国家庭的典型景象,却是一队人,带一个娃。
 
  爸爸妈妈呵护着,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伺候着,甚至还跟着个保姆阿姨背着大包小包做后勤支持,排场阵仗,简直能赶得上皇帝出巡。
 
  一个小家庭,好比是一间公司,原本爸爸妈妈自己应该是全资股东、最高负责人,有各项事务的决策权。
 
  但不少家庭,接受了来自长辈的各种“投资”——资助买房、伺候月子、帮助带娃等等。
 
  于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因为自己的“投资”,拥有了这个家庭或多或少的所有权,成为了“股东”。
 
  既是股东,就要发表意见、参与决策,有的还要求自己有“一票否决权”。
 
  这样的治理结构,让原本简单的家庭事务变得复杂无比,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妈妈,如何能不累?
 
  甚至更糟糕的是,有的爸爸妈妈,连一家之主的地位都不保,自己的家庭事务。
 
  还需要听凭自己的父母做主,于是大家更是劳心劳力,矛盾丛生。
 
  -02-
 
  攀比之心过重
 
  别的孩子都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了,我们要不要上?如果不上,孩子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别的孩子都在吃好几百块一桶的洋奶粉,我们不吃,会不会影响孩子发育?
 
  别的孩子都在穿名牌、大牌,我们不买,会不会被笑话很穷?
 
  别人、别人、别人……在相当多爸爸妈妈的眼里,时时刻刻都看到太多别人,常常以别人做什么、怎么做为准则、指南。
 
  既要时刻看着别人,自己又要时刻努力跟上,以免掉队,如此怎能不焦虑、不累心?
 
  相信爸爸妈妈们能看开这一点,育儿之路上的劳心劳力,又会省去很多。
 
  -03-
 
  对孩子事务插手太多
 
  做父母的,都希望对孩子尽心尽力,但常常是对孩子的事务插手太多,培养出从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
 
  孩子上学,帮着背书包、记作业;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在一旁陪着、盯着。
 
  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常常是孩子还没搞清楚要做什么,爸爸妈妈已经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帮着孩子完成了。
 
  更不用说盯着孩子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
 
  这样被“照顾”着的孩子,生活中几乎只剩下了上课、上兴趣班这两件事。
 
  既发展不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发展不出自主生活的能力,爸爸妈妈就只好一直照顾着、伺候着、累着了。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包括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爸爸妈妈才能做到真正的轻松。
 
  这样不是为了偷懒,而是让孩子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04-
 
  信息过载,缺乏主见
 
  中国爸妈养孩子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接触过多信息,但对如何育儿,缺乏主见。
 
  这里看到孩子需要胎教,就赶紧去学着做胎教;那里看到孩子需要早教,就赶紧带着孩子去上各种各样的早教班。
 
  这里看到新生儿需要游泳锻炼,就带着娃去婴儿游泳馆;那里看到孩子要补这个补那个,就赶紧去买给孩子吃。
 
  育儿生活中需要做一定程度的“断舍离”——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的阅读、学习,形成自己的“主见”。
 
  我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是好的,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要坚持,哪些方法要调试。
 
  -05-
 
  爸爸参与过少
 
  有一个很犀利的说法,叫“丧偶式育儿”。
 
  说的是爸爸不参与育儿、缺席孩子成长的状况。
 
  父母一起带娃,既分担育儿生活中的具体工作,也共同讨论关于孩子的各种大小问题,得出一致见解,然后一起付诸行动。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工作量通过分担得以减轻,二是孩子与父母两个人,都可以建立起亲密关系。
 
  -05-
 
  消费不够理性,造成过大经济压力
 
  养孩子累,最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因,是经济压力。
 
  有这样一个个案:一位普通工薪族爸爸,给自己三四岁的女儿买一条裙子,就花了700块。
 
  爸爸妈妈不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一味地如此消费,又能坚持多久,怎么能不感到压力巨大呢?
 
  如果爸爸妈妈能剔除那些让育儿生活疲惫不堪的因素,相信养育孩子会变成一段相当愉快、美好、轻松的人生旅程。婴幼儿潜能开发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考评”了解详情:rencaiku.org.cn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专业人才)

 

 

上一篇:一个好父亲究竟有多重要

下一篇: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线客服

信息联络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9:00-18:00

联系方式

邮箱:lianluoyuan@rencaiku.org.cn

咨询电话:010-53357815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