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全面实施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制度
近三年来,我省幼儿园在园幼儿数以平均每年20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17年在园人数为441.1万人。我省公办幼儿园占比约30%,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74.5%,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二孩潮”入园小高峰?
《学前教育行动方案》明确,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逐年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到2020年,全省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0%以上。
同时,要根据城镇人口分布情况,科学规划幼儿园布点。《学前教育行动方案》明确,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要以城镇幼儿园千人学位数不低于40座为标准制定幼儿园建设规划。此外,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在对区域内未来5年学前教育人口分年度、分年龄段全面测算的基础上列出需求清单,作为幼儿园布点和分期规划建设的依据。
“对列入年度建设计划的幼儿园建设项目,还将对其开辟绿色通道,加快推进用地审批和建设,以此保障学前教育学位供给。”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解读,各地还要根据幼儿园建设专项规划,制定分年度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台账,落实责任分工,确保规划建设幼儿园如期交付使用。
《学前教育行动方案》还提出,2019年全面实施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制度。同时,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建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补助机制,支持其持续健康发展。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残疾儿童生均拨款和补助标准应高于一般幼儿标准。
义务教育▶▷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
除了《学前教育行动方案》以外,《义务教育行动方案》也备受关注。
“预计到2020学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将达到1445万人,必须实施学位扩容行动,保障充足学位供给。”该负责人表示,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城镇小学、初中学校千人学位数分别不低于80座、40座的标准,测算学位需求,科学编制未来5年中小学校建设专项规划。此外,到2020年,全省要基本消除大班额。
《义务教育行动方案》指出,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以县为单位做好农村学校的布局规划,大力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底部攻坚,保障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音体美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图书配备,设置必要的功能教室,力争2019年秋季开学前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同时,推进清远、韶关、河源、梅州市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试点工作。
“广东还将实施管理创新行动,增加优质资源供给共享。”该负责人指出,各地要将区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纳入学区或集团化办学管理,积极探索多校协同、区域组团、同学段联盟、跨学段联合等多种办学模式,实现以强带弱,形成合作共建机制,整体提升办学质量。此外,要建立以学区和教育集团为基本评价单元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方式。
《义务教育行动方案》还提出,逐步提高城乡公办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和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补助标准,提高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该负责人表示,两个行动方案是广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破解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接下来将按照两个行动方案,促进和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