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乡村振兴,就该“平台助力,政府借力”

2018-07-05 09:16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对人们来说已是耳熟能详。修路通常说的是公路,其目的则指向了四个字:“信息连接”。在移动互联网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当下,该修的“路”还包括信息高速公路。

对农村、农民而言,无论是涉农信息获取,还是农产品销售,都需要借互联网“一臂之力”。可长期以来,农村网络信息传递都面临着“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个“肠梗阻”,农民信息获取常陷入对村公告栏、熟人相告的路径依赖;农产品销售也是围绕农贸市场转,经常落入滞销或贱卖之类的困境。

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家层面“靶向施治”,工信部去年曾披露,近两年中央财政和企业投资超过400亿元,支持13万个行政村开展宽带网络建设。而越来越多地方也在加快搭建益农信息社或“农易通”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等,着力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市场信息和农产品上行服务等。这些显然有助于将三农接入互联网拓殖的价值链中。

但在扶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的形势下,让三农信息触达农民群体的路径缩短,远非助农脱贫的终点。要让农民在互联网的创新、开放、共享中受益更深,突破互联网价值链“低端锁定”,实现真正的“信息普惠”,还得在进一步优化三农信息服务效率的同时,也丰富信息质量与服务形态;在彻底打破乡村的“信息孤岛”式存在,让适农信息更充分地进村入户的同时,也利用新技术赋能更好地助推精准扶贫、助益乡村振兴。

眼下已经由互联网信息平台摁下了“信息扶贫”的按钮。处在国内信息平台第一梯队、也是最国内最大三农信息集散地的今日头条,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与标杆。

7月2日今日头条在广西苏塘村举办了一场“离农村最近”的发布会。会上,头条发布了《2018三农信息普惠服务报告》,这在互联网企业中是头一回。报告围绕“三农信息创造价值”,系统地梳理了头条号、西瓜视频、微头条、悟空问答等头条系产品线在三农信息普惠方面的工作进展,还宣布开启了“金稻穗计划”——5亿补贴三农创作者。

乡村振兴,就该“平台助力,政府借力”

 

在精准扶贫已吸纳政企广泛联动参与的语境中,今日头条主动发布三农信息白皮书,帮助实现“信息普惠”在“互联网+扶贫”的史册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现实些讲,这也能给政府牵头下的扶贫工作如何跟互联网更紧密地嵌合,带来很多启示。

像今日头条之类的平台,在助力精准扶贫上本就有着很多先天优势:它已实现了“P+G+C+X”跨时间地域的充分连接,让“三农信息普惠”成为现实。其中,P即信息分发平台,G即县乡村一级政府,C是指农村用户,X则是囊括各种网民的多元群体。在短视频、直播等备受追捧的信息呈现方式上,它也走在前列;其大数据、算法推荐、精准推送、位置服务等技术,也已臻于成熟……这些都能生成助农脱贫的巨大势能,聚合起裨益乡村的强劲动能。

对各地方政府来说,精准扶贫已被导入攻城拔寨节奏,“信息扶贫”的重要性也渐次凸显的当下,显然有必要利用好平台的“扶贫能力”,借此实现对“互联网+扶贫”的提质增效。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曾提出“柔性扶贫”的概念,认为以往的扶贫实践是以获取外部资源为特征,而外部资源的设置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很难适应千差万别的反贫困实践,所以很多地方为了拉项目、争资源不惜削足适履,这属于“刚性扶贫”;但扶贫更需要的,是主张沿着乡村固有价值系统安排扶贫项目,实现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柔性”地促进原有乡村结构体系的更新升级。

而今日头条平台的扶贫作用链条,其实就契合该理念,它不是对乡村未因地制宜的“输血”,而是通过对其要素价值的激活,让乡村内在的“脱贫潜能”被激发;它也不干预农民的具体生产,而是通过精准分发和流量倾斜,让他们从中受益。对地方政府而言,这兴许正是扶贫攻坚可以倚仗的“方法论”。

在这方面,有些地方已经迈出了步子。拿广西钦州灵山县苏屋塘村的“巧妇9妹”来说,她从打工妹转型为今日头条创作者后,靠着拍摄农村视频跃升为在西瓜视频上有着212万粉丝的大V,其电商店铺也凭着头条引流的方式每月流水过百万,堪称“神奇”。而她的“奇幻漂流”后面,还背靠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扶持。

乡村振兴,就该“平台助力,政府借力”

今日头条三农创作者巧妇九妹

据报道,“巧妇9妹”所在的灵山县县政府看到了短视频带来的机会后,免费为她提供了150平米的空间,让她带着村民把原本会烂在地里的水果卖出去。今年,广西省顺丰物流发的荔枝,四分之一都来自巧妇九妹。看到脱贫机会的当地政府还推动建立大型集散基地,容纳冷库和仓库,让九妹更好的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这无疑是“识势”后的“顺势”而为。

“识势”后不仅可以“顺势”,还可以“造势”。有些贫困县官员就跟网红大咖在头条系平台上直播推介农产品,也取得了良好的“安利效果”。2017年底今日头条联合甘肃、贵州网信办启动“山货上头条”扶贫公益项目来说,该活动就通过“官员+头条号大咖、网红主播”直播和短视频等形式,实现了很多特色产品供给与精准扶贫的供需对接。去年11月15日,“山货上头条”在甘肃夏河县首场直播,当日带来的销售额就比平时整整飙涨了4倍。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而这些地方的积极作为,显然是对“互联网+精准扶贫”精神的贯彻落实。

对地方政府来说,利用好短视频这样的新技术,利好不止在精准扶贫层面,更能助益整个乡村振兴大局。特别是在有些平台已经作出“神助攻”的背景下,更应抓住机遇,别错过了“好风凭借力”。

像今日头条启动的“三农合伙人”计划,以高回报的流量作为激励措施,向全社会招募“三农合伙人(即有志于推进三农信息普惠事业的志愿者),并首批招募30万“三农合伙人”帮助20个贫困县打造20款扶贫产品,这其实就是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三农信息服务中来,并以此创造更大的经济、技术和人文价值。

乡村振兴,就该“平台助力,政府借力”

今日头条三农创作者猪倌巴巴

可以想见,这会带动反哺乡村的三农信息和扶贫产品供给量的增加。现在很多人都在致力于当地生态、旅游、民俗等信息的传播,如头条号上的“乡野丫头”和悟空问答答主阿兮随笔、三农记者董峻等。而当更多呈现地方特色美食、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的信息被传播,更多能带动民众脱贫的产品被应用,乡村振兴也就愈发可期。

精准扶贫和振兴乡村,需要多些“平台给政府助力,政府向平台借力”的良性局面。对于今日头条等平台对扶贫的助推,各地政府不妨多些借力和助力,借助政企协同,善用短视频、直播等新途径,为精准扶贫和振兴乡村注入新能量。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人才储备)

 

 

上一篇:95后大学生创业热出国热消退 折射了什么

下一篇:习近平钻研的永恒课题

在线客服

信息联络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9:00-18:00

联系方式

邮箱:lianluoyuan@rencaiku.org.cn

咨询电话:010-53357815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