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

习近平: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2018-06-26 09:01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日前,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增设“中国农民丰收节”消息刷爆网络。(http://rencaiku.bcj.gov.cn/hezuohuoban/)

据悉,设立这个节日是因为“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可以汇聚人民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情感寄托,从而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确实,在中国走向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为主的国家,我们深受农耕文化的熏陶,我们对农民农村饱有特殊的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也始终对“三农”问题非常关注,除了此问题事关中国发展大局,同时也源于他的“黄土情结”。

习近平:我当过七年农民

2013年,在哥斯达黎加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走访了当地农户萨莫拉一家。习近平告诉萨莫拉一家,他当过农民,曾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

两年后,习近平在讲话中谈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我还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7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们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

他所提到的7年,是1969年至1975年。当年,只有16岁的习近平前往陕西延安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当了一名普通农民。据新华社报道,在梁家河期间习近平几乎没有歇过,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在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的习近平,是个“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干活不惜力”、“有知识、点子多”的他,逐渐赢得乡亲们的信任,不但入团入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他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

1982年,习近平在正定工作。在下乡调研时,经常要过滹沱河。滹沱河北边有20个公社,南边有5个公社,从北边的公社到南边的公社,坐车去很远,要从石家庄绕过去。他都是骑着自行车去,到了滹沱河边,扛着自行车一步一步蹚过河。虽然辛苦一点,但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当县委书记以后,全县200多个村子他都走遍了。

此外,习近平的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2001年12月),关注的也是农村问题。

习近平: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关心三农问题,改善和发展三农,一直是习近平心里挂记的事儿。2015年,习近平在农村考察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通过论述“三农”强、美、富与国家强、美、富之间的关系,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巩固执政基础的全局性问题,这是对“三农”工作基础性地位的总把握。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三个坚定不移”从全局角度明确了“三农”工作重点,在关键时期释放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强烈信号,表明了我们党坚定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政策目标。

具体层面,农村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习近平也提出了建议。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

加快构建“三大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让农业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三个重点。当前,要以构建“三大体系”为抓手,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转型升级,努力向现代农业迈进。

加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农村美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民富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习近平:农村发展,关键在人

农村发展,关键在人,一是共产党人,一是农民。

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解决好三农问题,做好深化农村改革呢?习近平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多到农村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看一看,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广大农民贴心人。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农民在这场改革中充当什么角色呢?2015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说:农村要发展,根本要依靠亿万农民。要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他还曾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此外,习近平高度重视保护农民权益,高度重视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

职业农民应该是怎样的?习近平强调,要让农民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一个“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这九个字勾勒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鲜明特征。

但是,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方面是农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就是要依靠培训大量催生。

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要牵头,做好对乡镇主管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在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加强农技专家的培养,加大对种养专业大户、农场主、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的扶持、引导和培养培训力度,扩大投入,寻找渠道,形成“干部带头,专家指导,机制灵活,产销两便”的农业管理格局。

中高职院校要发挥教学、培训、技术推广、资格认证等环节的主体作用,针对农民,形成初级、中级、高级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加强农村职业教育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编写形式生动、语言浅显、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农业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教材、手册,以便于农民学知识、长技能。

此外,通过加强对农民进行认知改造、心理疏导、法制教育,帮助农民消除“种地不如打工”“种粮倒贴钱”“农民低人一等”“村里一栋房不如城里一张床”等各种困惑,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还要培育、引进、留住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人才,使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和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中来,共同奔小康。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人才储备)

 

 

上一篇:这所985大学隶属于工信部,有7个双一流学科,软件工程全国第一!

下一篇:为传宗接代与情妇非婚生子 这个官员从此陷入泥沼

在线客服

信息联络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9:00-18:00

联系方式

邮箱:lianluoyuan@rencaiku.org.cn

咨询电话:010-53357815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