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的辍学流失,当然受到早期教育的深远影响,存在儿童营养和健康、抚育和智力发展等诸多问题;但是更为直接的,是在发展主义框架下剥夺农村的现代化和城市化所造成的伤害。”4月25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作出上述判断。(http://rencaiku.bcj.gov.cn)
农村与城市学生在应试轨道上“龟兔赛跑”
尽管现在教育的普及程度更高,资源流动却是层层上移的格局。蓝皮书认为,城镇学校的大班额、乡镇的寄宿制学校和农村薄弱的小规模学校的存在,导致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
蓝皮书呼吁关注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当我们看到许多农村高中生通过高考得以向上流动时,必须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学生过早地离开了学校。这一分流主要是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时。”
基于对中国人民大学CGSS“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显示,进入小学未进入初中的学生,93.1%为农村学生,其中57.4%家庭经济状况属于当地平均水平以下;进入初中未进入高中的学生中,78.6%为农村学生,其中46.8%家庭经济状况属于当地平均水平以下。进入高中未进入大学的学生,57.4%为农村学生,其中40.3%家庭经济状况属于当地平均水平以下。调查还显示,年龄和教育阶段越低,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和学校教育背景特征越明显,义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较高中教育更为强烈。
蓝皮书表示,就农村学生流失辍学而言,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即严厉刻板的应试教育造成的伤害。高强度的应试训练、高难度的学业竞争,使许多学生成为学习的失败者而过早离开了学校。沉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使相当比例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倦怠感和疲惫感。
源自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高达54.9%的八年级学生表示“很容易因为学习的事情烦躁”,57.9%的八年级学生反映“一天学习结束后,我经常感到筋疲力尽”。2015年监测数据则显示,不愿意上学的八年级学生达11.4%。因此,蓝皮书认为,与其说他们是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不如说是被应试教育“赶”出了学校。
蓝皮书总结,“城市中心的现代化模式,层层上移的资源格局和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应试教育单一轨道上的比拼,成为‘龟兔赛跑’。”
学业压力或成中小学生自杀首要原因
蓝皮书专题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自杀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峻事实。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中小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课题组通过中文网络搜索途径抓取统计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间中小学生自杀信息267例。
在年龄年级分布上,中学生的自杀状况比小学生更为严峻。在显示有年龄的信息中,13-17岁五个年龄的死亡及未遂案例之和是8-12岁五个年龄案例之和的4.7倍,在性别分布上,男性中小学生死亡及未遂案例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尤其是在自杀死亡的案例报告中,男性中小学生案例数量约女性案例数量的1.6倍。
蓝皮书还发现,在时间段分布上,自杀及未遂的发生情况形成明显的波峰与波谷,开学季前后居多。寒暑假期间数量相对少;而新学期开学前后的4月、5月、9月自杀死亡案例数量最多。
从采取自杀方式来看,跳楼、跳河、服毒(服药)、上吊是中小学生进行自杀行为的主要方式,在死亡及未遂案例中有超过六成采取了跳楼方式。在案例事发地点中,家中和校园内是主要场所。除跳河、跳崖、撞车、跳火车、卧轨等各类事发场所为自然环境或特定地点外,中小学生死亡及未遂案例主要发生在家中和校园内。
蓝皮书归纳出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家庭矛盾(72例,33%)、学业压力(55例,26%)、师生矛盾(35例,16%)、心理问题(21例,10%)、情感纠纷(11例,5%)、校园欺凌(9例,4%),其他问题(12例,6%)。分析家庭矛盾的原因时,相当一部分家庭矛盾的冲突根源仍是学业压力,师生矛盾案例亦有类似情况。若考虑间接作用,学业压力可能才是中小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
蓝皮书还发现,手机成为中小学生自杀案例的特殊存在,调查中因手机引发的自杀案例涉及比例超过10%。精神抑郁、异性关系、朋辈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发生自杀行为的诱发因素。
减负的道路如何走下去
《教育蓝皮书》认为,中小学校学生“减负”多年难奏实效、学生学业压力不减反增的原因,是由于围绕“小升初”升学竞争,以及教育培训市场无序发展,迫使家长自愿加负。家长对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看似是家长给孩子自主增负的主观原因;但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及其在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失衡配置才是根本原因,而单一的应试选拔则是关键原因。
所以,尽管各地不断掀起“减负”行动,但效果一般。蓝皮书认为,从现实情况来看,如果基础教育“不回归公办学校主导”,本轮的“高压”减负落空仍是大概率事件。
为此,蓝皮书建议强化公办学校主导的基础教育办学格局,重建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切实提高公办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品质。同时,对减负最重要的源头治理,是切实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环境中以分数为唯一依据的评价方式。
蓝皮书还建议强化民办学校和培训机构管理,杜绝突破底线开展应试训练,防止其成为强化“应试教育”的“训练营”。
蓝皮书还建议赋予家庭一定范围内入学的自由选择权,“强制性免试就近入学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和家长的自由选择权。只有买得起好的学区房的家庭,才能享受较好的公办教育资源,这导致家庭买学区房的竞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竞争则被打破,加剧了公众对阶层固化的担忧。”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人才储备)
上一篇:【月嫂】乡村教育靠什么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