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职业园长 >

婴幼儿潜能开发: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2018-04-12 09:38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真相是什么?婴幼儿潜能开发

看了这么多段子,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真相是什么?归根结底,这属于儿童随着大脑成熟而发育出的语言能力。

而语言是什么呢?是语音、语义、句法和语用等因素的综合,简单说就是发出声音并理解意义以及在语法和语境的规范下正确使用,才是完整的语言。

儿童的语言能力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美国发展心理学家David R.Shaffer和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成员Katherine Kipp指出,婴儿在2个月大的时候,会发出“a”“o”的声音,在4-6个月大的时候,会发出“mama”“papa”的咿呀声。后面这两个音是不是听起来很像“妈妈”“爸爸”。而且,世界各地6个月大的婴儿,不分种族、语系和文化,表现相似。全世界指代爸爸妈妈的词语发音也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papa”是俄语和西班牙语里“爸爸”的发音。遗憾地是这时候的孩子并不是在有意识地称呼爸爸或妈妈,而是像玩自己的手指一样在进行一项发出声音的游戏,因为婴儿并不知道“mama”这个语音背后的指代意义。但值得欣喜的是,不管先叫爸爸还是先交妈妈,都值得欣喜,这说明孩子的语言能力在正常发展。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妈妈的喜悦

孩子什么时候才会真正会喊出爸爸妈妈呢?

当孩子有意识地喊爸爸妈妈,也就是理解了“baba”“mama”这个语音所代表的含义时,这需要以大脑慢慢发展作为支撑。一般而言,婴儿在差不多12个月大的时候讲出第一批有意义的单词,而不只是发音。他们最先讲出的,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关的各个部分:爸爸妈妈、玩具、衣服等。这时候的孩子,是理解词语语音背后的意义的,比如“妈妈”就是面前正在照顾自己的这个人,“熊”就是自己的玩具熊。这时候,为人父母的可以正式地得意一把了——你的宝贝真的意识到并且能够说出你的身份了。这时候,由谁为孩子服务就有了依据——孩子在叫谁呢?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语言无意识期间,可能对谁都发出相同的语音

怎么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婴幼儿潜能开发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有的父母为孩子的第一声爸妈而欣喜若狂,也有父母为孩子不张口说话而烦恼。有的老年人甚至会在孩子一出生就根据孩子的舌尖是尖还是圆而判断这孩子说话的早晚,由此得出孩子舌尖形状尖是嘴巧,形状圆是嘴拙。

事实又是什么呢?

首先,人类的语言能力建立在一定的生理条件上。比如满足人类说话需求的口腔、咽部和发声器官以及大脑中的核心部位。大脑中掌管语言的部位在左半球的额叶附近的布洛卡区,这个区域受到损伤,会影响语言的产生,但不影响理解。而掌管语言的威尔尼克区受到损伤的人,说话很流利,但很难理解言语。

孩子先叫爸爸还是先叫妈妈,这事背后有这么多讲究

实际生活中,有的孩子一岁多整天说个不停,有的孩子总是不愿意张口说话,即便看护者表达的意思都明白。甚至有的孩子三岁了还不说话,于是家长担心是语言能力有缺陷,带去医院做各种检查。现代发展心理学更倾向于认为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在上述生理条件上通过模仿和强化获得的,也就是说周围需要由可供模仿也语言范本和儿童运用语言的机会。发展心理学家指出:如果父母经常通过问问题、提要求等方式鼓励儿童说话,那么与父母没有这样做的同龄儿童相比,受鼓励的儿童在早期语言上的进步会更大。

在婴儿期,虽然我们对孩子说话时,孩子只是用微笑回应,这实际上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学习语言的氛围。

稍微大一些时候,当孩子说出某些词,家长也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词语跟孩子延伸更多的对话,来扩充孩子的词汇量,提供更多可模仿的词汇样本。

如果孩子只是有做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比如张开双臂求抱抱,这时候家长切忌没有任何语言交流的情况下马上满足孩子,而应该温和地跟孩子证实“宝贝要抱抱是吗?”而不至于剥夺孩子语言表达的机会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人才储备)

 

 

上一篇:当你对孩子束手无策时,试试用这个游戏解决

下一篇:宝宝贫血伤智力 补铁须趁早

在线客服

信息联络

工作时间

周一到周五:9:00-18:00

联系方式

邮箱:lianluoyuan@rencaiku.org.cn

咨询电话:010-53357815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