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018-01-23 15:16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摘 要:从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幼儿身上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并提出在关健期施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措施。
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委员会:http://rencaiku.bcj.gov.cn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哪些因素制约呢?如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搞清这些问题对我们如何去影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儿不良行为习惯及其成因
当今社会许多教师和家长都非常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健康体魄的造就、琴棋书画技艺的启蒙,而忽视了孩子良好公共习惯.学习习贯、文明习惯等的养成.。他们认为培养学前期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时过早,幼儿尚小,似乎还不到规定孩子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孩子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生活为什么要有规律。会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会自觉地在睡前不吃零食等等。于是我们不难在身边看到这样的一幕幕:吃饭挑食、偏食,满口粗话脏话,迟睡迟起,躺着看书、各式各样的不良习惯。难以表述其穷尽真等孩子长大了,形成了定型,影响了身体健康家长才悔之太晚!
一般认为习贯是在长时间中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良好的习惯即指人们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巩固并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可以使起居饮食有规律,保持清洁、文明和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它们主要体现在卫生、品德学习等方而。培养孩子在这些方面的习惯,事关孩子的健康发育、学习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形成。如同帮助他们学习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在多年的观察、走访、调查基础上发现.幼儿身上主要存在以下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
1.不良的卫生习惯。如挖鼻子、咬指甲、铅笔,用衣袖擦鼻涕,饭前便后不洗手,睡前吃零食、挑食偏食、以零食代替正餐、进食姿势不良、不刷牙等等。
2.不良品德习惯。没有文明用语、满口脏话粗话、随地大小便、乱吐痰、乱丢图书与玩具并且随意破坏,乱使性子、撒娇仔性、不尊重长辈、浪费粮食、经常撇谎、到别人家作客时乱翻东西并把人家东西带回家、.践踏草坪、随意摘花或毁坏树木等等。
3.不良学习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学习,错误的看书写字姿势、握笔不正确、躺着看书、迟起并随意不去上学、看电视当作重要的任务等等。
我们认为孩子以上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无不与家长有关。或是在不良行为的形成初期家长忽视、放任自流,甚至于纵容,或是对“小皇帝”、"小太阳"过分娇宠与溺爱,或是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对孩子潜移默化。这些不良的家教方式造成了孩子各式各样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端正认识.努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观察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已开始发展,肢体活动趋向随意准确灵活,因而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各种技能,形成各种习贯的关键期。奥地利着名的动物学家劳伦斯通过对小动物的行为学习研究发现:小动物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就能跟随自已的母亲。但如果在刚出生时就将它们与自己的母亲分升开那么这些小动物就不会跟随自己的母亲了。这说明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行为就无从形成或形成困难。劳伦斯称其为 “印刻期”(也称敏感期、关键期)。儿童心理学将劳伦斯的这一研究模型引人儿童心理的研究,发现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也存在着关键期。人生早期阶段是各项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其潜能是巨大的。如果在该时刻提供给孩子适当的、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会使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较快地由可能变为现实,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复一日、年夏一年的生活实践中,学前期儿童不知不觉地重复进行着各种行为,积累着各种各样的习惯这时成人对其作息、礼貌、卫生、学习等方面若不提出合理、必要的行为规范,不进行及时调控及指导,则幼儿势必会快速养成相应的恶习之后要改正则难矣!
作为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抓住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耐心、扎实、持续地实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计划,同时应注意以下儿点要求:
1. 要求得当及时奖惩提出与孩子能力相符的要求并及时鼓励、强化正确、合理的行为,使其持之以恒。过高或过低的要求均不利于儿童成长。须知只有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才是最最诱人的果子。及时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使其乐于把良好的行为巩固成为习贯为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使用“自然惩罚法” “和物质惩罚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一般对父母都有依恋心理,所以有时可以利用情感奖惩帮助幼儿抑恶扬善。
2. 家园结合。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所有成员都是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师长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给孩子良好的言传身教。在新生儿时期,在为孩子喂食、把尿、哄睡、清洁之时,成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培养起孩子的习惯。进了幼儿园.园里的教学活动及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也在向幼儿介绍浅显的道理,指导幼儿通过操作练习掌握必要的技能。达到行为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逐渐形成良好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人园后应多与园方联系、配合,不要家里是一套园里是另一套,让孩子无所适从。在幼儿习惯培养要求和做法上,.家园双方若能保持一致,同步施教,则可以使幼儿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习惯。同时切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师长除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幼儿行为规范外,还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切莫在无意中使自己的一切不良行为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须知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的,但效果却是有形的。
3. 点滴做起,训练同步。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通过许多小事积累、培养、训练得来的。在每一件生活小事之中都有持之以恒的规范要求,这应贯穿于幼儿成长的全过程。一般在孩子一出生就应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活动游戏,为以后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使幼儿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简单道理有初步了解。
总之幼儿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就越大,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越容易培养。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一定要齐心协力,在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内,有计划、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这五条教育孩子就够了。
下一篇: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每个街道将新办一个普惠性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