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六大误区
             2017-09-22 10:37   浏览数:
   
   次   来源:未知
          
	
	  误区1、喝母乳可以补血
	 
	  高雅军表示,母乳有2000多种元素,但其中的铁元素并不丰富,并没有减少贫血的作用。因此,喝母乳不能补血。
	 
	  误区2、喝母乳对人体有益
	 
	  成人是可以喝母乳的,但仅限于一些有先天性的疾病的患者。比如加拿大的枫糖血症病人,患者的肠道对一般的食物,比如奶粉,无法很好吸收,只能长期靠母乳生存,这种情况下喝母乳是有效果的。但对普通人而言,母乳的营养价值还不如牛乳高。而且,成人喝母乳也并不能抗病,抗体源于日常的均衡饮食。因此,成人喝母乳根本无法治疗贫血和其他疾病。
	 
	  误区3、母乳是血变成的
	 
	  乳汁是由泌乳细胞合成的,血液只为泌乳细胞提供营养。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血液与乳腺之间的关系:乳腺相当于食品制造厂,血液就相当于物流。
	 
	  只能说乳汁是从人的血液渗透生产的,但是乳汁中的成分和血液成分完全不一样。母乳的主要成分有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血液的主要成分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母乳是血变的,喝母乳等于喝血”,这些说法完全不靠谱。
	 
	  误区4、妈妈来例假或生病时对母乳质量有影响
	 
	  来例假时,妈妈的乳汁产量会减少。但生病时,乳汁成分会变化,含有白细胞抗体和活性物质,如果妈妈在母乳喂养时大可不必担心。
	 
	  误区5、母乳越稠越好
	 
	  母乳并非越稠越好。每个妈妈的乳汁都是为自己的孩子“特殊定制”的。比如早产儿母亲的乳汁就比较黏稠,而足月儿的母亲就没有这种情况。宝妈患乳腺炎时、回奶时乳汁也会黏稠。此外,在每一次的喂养过程中,乳汁的成分都是不同的。在宝宝刚开始吃奶和吃奶5分钟后乳汁的成分也不一样。因此,适合自己宝宝的母乳,才是最好的。
	 
	  误区6、想让奶水多一些要请“催乳师”通乳
	 
	  实际上,催乳是没有作用的。从医学上讲,产乳的原理是泌乳反射。当宝宝吮吸乳头时,会给大脑发出信号,产生泌乳素或催产素的荷尔蒙。催产素引起乳腺细胞泡周围的细胞收缩,把细胞泡中的乳汁挤到输乳管中,进而输送到乳头,有效地“排空”乳房,让宝宝得到充足的乳汁。
	 
	  由此可见,产乳只能靠宝宝的吸吮或模仿孩子的吸吮来实现。因此,任何的催乳通乳技巧都是无效的。在澳大利亚,乳腺癌的发病率不到6%,而我国是澳洲的3倍多,尤其在一线城市,发病率更高,这与催乳通乳对乳房的破坏离不开关系。医生提醒,乳房只有医生或者自己才有权触摸,而其他人,包括“催乳师”,都并不具备资格触碰。
	 
	  除了这些误区,很多宝妈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还有更多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接着往下看吧~
	 
	  热点问答
	 
	  1、乳汁带血或发红是怎么回事?
	 
	  乳汁会带血一般是宝宝在吸吮乳头时将乳头咬破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妈妈的乳房内部有一些小瘤,或者是有炎症的初产妇,乳汁会有铁锈一样的颜色,可能流出的是一些发红的炎性物质。如果妈妈出现以上几种情况可及时去医院查看。
	 
	  2、哺乳期妈妈贫血怎么办?
	 
	  哺乳期的妈妈如果贫血,可以吃一些补血补铁的药物,如补血颗粒就可以,并不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
	 
	  3、母乳喂养期,宝宝贫血该如何补血?
	 
	  正常情况下,宝宝是不需要特意去补血的,因为母乳里的铁质含量对宝宝是足够补充的。但是在宝宝六个月以后,如果有贫血症状,需要在主食里添加猪肝等铁质丰富的食物来改善。最后,专家还为宝妈如何科学合理的哺乳提出了一些建议哦!
	  专家建议妈妈怎样做,才能高质量哺乳?
	 
	  1、纯母乳喂养。不要在母乳中添加奶粉,这样可以避免妈妈月经推迟,提高母乳产量。
	 
	  2、尽量和孩子24小时在一起,随时喂养。当宝宝有吃奶的欲望时,不要加以限制。妈妈的产奶能力是很大的,充分让孩子吃奶,妈妈会产生更多乳汁。
	 
	  3、多喝一些汤,如骨汤、鲫鱼汤或猪蹄汤,但不要多喝水,喝水会抑制哺乳。
	 
	  4、不要刻意催乳通乳。
	 
	  看完专家的耐心解答和建议,相信你这下可弄清母乳和血液这二者的关系了吧?关于母乳的一些疑惑也消除了吧?想让自己的宝宝健康茁壮成长,就得走出各种误区,先从母乳喂养认真做起!
	
	
	 
		  未知
		  (责任编辑:专业人才)
 
               
              上一篇:育儿知识丨为啥湿疹怎么治疗都不好? 
下一篇:40个婴儿护理绝招,对照看下做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