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进入新时代,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然而,家庭教育尚未形成规范、科学的体系,因此,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记者日前在新疆克拉玛依市采访时了解到,早在2008年,该市就成功将家庭教育纳入了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当中。如今,该市家庭教育已经迈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全面发展新阶段。该市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难在何处?
“到2008年的时候,克拉玛依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开始向高位均衡和高质量迈进。”谈起家庭教育,克拉玛依市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彭建伟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处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家校矛盾开始集中显现。”彭建伟说。面对时有发生的家校矛盾,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开始着手分析其背后的根源,分析发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对学校教育形成了不小的“挑战”和“冲击”,如果不彻底解决好,将很难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
针对挑战,克拉玛依开始大规模培训家长。
然而,“雨过地皮湿”,一场场热闹的家庭教育培训过后,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发现,培训虽然有效果,但难持久。
彭建伟意识到,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家庭教育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目标,必须得到社会各界,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那段时间,彭建伟遇到谁都要抓住机会讲一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除了嘴巴上不停地说,他还准备了100多本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往市人大送、往市政协送,也给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们送。
“这么奋力去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大家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彭建伟说,“想办法让社会各界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以及对人才培养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和市妇联的充分沟通协作,2008年5月8日,克拉玛依市举行了隆重的“中小学和谐家庭教育工程”启动仪式,2009年6月,克拉玛依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设立。克拉玛依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正式纳入全市公共服务体系,和学校教育一起“并驾齐驱”。
“11年来,克拉玛依市用于家庭教育的资金投入超过1000万元。”克拉玛依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副主任杨艳对记者说,“为家庭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和坚强保证。”
如何构建顺畅的家庭教育工作运行体系?
除了设立市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克拉玛依各区也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社区也成立相应机构,各幼儿园和中小学都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站,年级和班级都成立了相应机构,任课教师都参与到家庭教育工作体系中来。
邱霞是克拉玛依市南湖小学的校长,家庭教育工作也是她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有计划,有考核,家庭教育工作成了校长分内的事,必须切实抓好。”邱霞说。
除了校长的工作职责融入了家庭教育,学校负责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教师也有工作任务。罗晶是克拉玛依市南湖中学的家庭教育指导站站长,负责全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所占的工作量,是她总工作量的一半。“这充分表明学校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南湖中学校长康才刚告诉记者。
就这样,克拉玛依市健全与完善了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指导家庭教育的运行机制。以系统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和建立“班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为突破口,全面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科学体系。建立健全了社区指导机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实现与学校指导的有机衔接,逐步建立起“家家有指导、人人有内容”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机制。
目前,克拉玛依市各校(园)家长学校建校率达100%。记者了解到,通过家庭教育系列工作,家长们逐渐成长为骨干家长、家庭教育志愿者,主动参与讲座、菜单和作业的设计,各种家长会主持,亲子活动等各项家庭教育工作中,展现出了巨大的能量。
如何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后,怎样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一支热爱家庭教育的专业队伍是不可或缺的。
杨艳告诉记者,克拉玛依全市中小学教师,都参加了在职教师家庭教育知识普及培训,参与率达100%。尤其是重点加强了家庭教育骨干、家庭教育讲师和班主任(导师)队伍的培训,让更多的教师、班主任(导师)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掌握育人的正确方法,努力降低育人的错误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育人素养。
“家庭教育跨入公共服务体系后,已经成为‘大教育’中的重要一员,成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给家长的一项公共服务。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社会,自觉做好家庭教育已经形成共识,变成了各方的自觉行动。”彭建伟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克拉玛依市开展了两年一次的“家长评学校”满意度调查,2015年对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调查结果分别为96.85%、95.62%,2017年的数据为97.18%、98.15%。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家庭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家长教育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对学生成长形成积极正向合力。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专业人才职业技能)
上一篇:学前教育上紧普惠“发条”
下一篇:这7种错误乘车方式会伤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