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故意使坏,大人表现出强烈的行为情绪会怎么样?
2018-07-13 09:22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当孩子捣蛋或故意做出让大人不高兴的事情时,如果大人采用强烈的情绪反应或采取激烈的言行阻止,反而会让孩子的捣蛋行为得到强化,因为孩子的行为得到了回应,对孩子来说,他的故意使坏让大人不高兴了,这常常也是被大人忽视的孩子的一些常见的行为表现。部分孩子可能会在大人的严厉批评或打骂下暂时停止捣蛋行为,却会在其他事情或以其他执拗的方式反映出来。就像水里的气泡,总会冒头。
一位小女孩把姥姥给她做的小花裤剪了,姥姥批评外孙女没礼貌,还往小女孩的小手打了几下。小女孩“哇哇”哭了一会,当姥姥从厨房出来,发现小女孩又拿着剪刀剪姥姥的一只袜子……半小时前的批评似乎毫不留痕。婴幼儿潜能开发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考评”了解详情:http://rencaiku.bcj.gov.cn
▲面对孩子故意使坏,父母应该如何做?一招小心法
如果孩子是因为家庭不良的养育环境导致的使坏行为,父母最好从根源上改正。大部分情况下,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故意使坏,是因为自主意识发展导致的。这时父母只需要一个小小心法即可。举个例子。
一位小女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会故意把水杯上的水倒在了玩具上,她还会在倒水之前故意大喊:“妈妈,我要倒水哦!”一开始奶奶赶紧阻止“不能”,但没用,小女孩反而“哈哈”笑着举着水杯往玩具倒水。第二次,当小女孩举着水杯又大喊“妈妈,我要倒水哦”,没人回应,奶奶在做饭,妈妈在叠衣服,当小女孩又大喊了一次“我真要往玩具倒水哦”,大人连头也没回。这次,小女孩反而把水杯放在了茶几上,气鼓鼓地一边嚷嚷“不好玩”,一边走进了房间。
上面的奶奶和妈妈对小女孩的行为表现叫消退法,这是心理学上的行为疗法,简言之,就是采用故意忽视或不理会孩子的捣蛋行为,从而冷却孩子某些不良行为的热情,最终帮助孩子达到行为的纠正。
这个过程,其实就像人的眼睛旁突然长了一颗小粒粒,一开始感觉很烦,因为有些“碍眼”,想挤掉又生痛。当你故意转移注意力和忽视它,过几天后才发现,那颗烦人的小粒粒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这便是消退法的形象比喻。面对孩子的捣蛋行为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父母采取冷处理的做法,孩子会因为激不起父母的“关注”而自觉无趣,便放弃了捣蛋行为。
故意使坏的孩子,常常像一块乱跳的“臭石头”,当父母采用“消退法”,“臭石头”撞棉花团里,孩子反而变乖了。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专业人才)
上一篇:孩子故意使坏惹怒大人?不用打骂,一招小心法摆平
下一篇:等孩子长大了就离婚!婚姻中有必要让自己那么苦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