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见底,鱼类成群”,谁能想到,如此绿色的字眼竟然是形容这样一条黑色的河。
近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随机抽查了广东清远市海仔大排坑的治理情况,结果发现“真相令人震惊”:现场水体垃圾漂浮,散发阵阵恶臭。然而当地上报材料显示,包括海仔大排坑在内的四条河水质监测均达标,公众满意率为96%。
“这就是个笑话”,面对中央督察组,沿河居民直言不讳。明明没有完成治理任务,却白纸黑字写上“完成率达79.8%”,明明周边居民怨声载道,也能睁眼说瞎话称“公众评议满意率为96%”。如果不是中央环保督察组杀了个“回马枪”,到现场实地查看一番,估计上级部门就真的被蒙骗了,以为群众的问题解决了,而周边居民也只好“被满意”,眼巴巴地等着相关部门继续治理。
好一出“欺上瞒下”的戏码!问题曝光后,当地水务部门一官员承认,目前海仔大排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即前文的黑臭河流)仅完成40%。为能按时完成任务、通过全国卫生城市验收,他们采取应急方式――水系连通。换言之,他们没有真正截污清淤治理河流,而是通过数据造假、临时调其他地方的干净水源来虚应故事。虽然汇报材料漂亮了,真正的治理成果却一点儿没有。
这样的胆大妄为之举,或许不普遍,但为数也不少。曾有媒体做过一份调查显示,73.92%的受访者认为,在干部违规违纪案例中,“欺上瞒下”现象较为普遍,且61.54%受访者认为该现象多发于乡村地区。
比如,一些地方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时,不考虑客观实际,而是优先考虑离主干道近、离铁路线近的位置,部分地方甚至出现将房屋面向高铁线路、公路的一侧刷白,另一侧不管不顾的怪象。为什么?因为主干道、铁路线,更容易被领导注意。
比如,有贫困地区,派一些小学生披着装化肥用的白色塑料袋,趴在领导路过的山坡上,造出山坡上尽是“美羊羊”的景象。这样领导远远望去,就能看到当地的“扶贫成绩”,甚至可能“大加赞赏”。
……
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着,把政绩数据伪饰一二,问题不大;
有人囿于自身能力水平,上级有要求,群众有诉求,却都不知如何回应,只好在汇报时糊弄糊弄;
更多地,恐怕还是因为过于急功近利。毕竟在材料上做做手脚,于检查时装装样子,远比走街串巷、脚踩泥土一步步解决难题,要省力得多。如果做得本来还可以,加工润色一下,一份80分的“作业”能提振到90分;如果做得不好,那就更要打扮打扮,将40分的作业努成60分乃至80分的样子。这样,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吸引社会关注,获得或者至少不失去领导的赏识,为自己的平步青云铺路。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事实已经证明,那些欺上瞒下者最后基本上都现了原形。诸如广东清远市的这条黑臭河流曝了光,督察组明确表示,将继续开展深入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接下来,等待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将不仅仅是舆论的批判,还有严厉的问责。因为,这本来就不是简单的道德品性问题,还可能涉嫌违纪违法。
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要么担负着改善民生的任务,要么引领着城市的发展,不容打半点折扣,更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而且,这些部门、这些干部,是群众观察我们党、观察我们政府的重要窗口。他们做还是不做,认真做还是敷衍着做,都将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判断。
“中央政策是好的,都是地方上落实得不好”,一些投机取巧者、阳奉阴违者已经让群众强烈不满,我们必须严正以对,将这些害群之马都揪出来。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