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为什么孩子不让你离开?
2018-03-28 09:50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这得从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说起,怀孕时子宫为宝宝提供了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而当宝宝出生以后,一切都是未知、陌生的。对母亲的乳头和怀抱会产生依恋,0-18个月的孩子会建立起对大人的依赖感。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考评”了解详情:http://rencaiku.bcj.gov.cn
18个月-3岁是宝宝的探索期,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妈妈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同时宝宝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妈妈呵护的不安全感。尤其是当孩子一旦遇到陌生、有危险的事物,第一反应还是求助于最有安全感、最为依恋的母亲,要求不断地获取安全感。因而在要与妈妈分离时,一方面不希望妈妈离开,为满足自己的依恋需要,宝宝就会通过哭闹的方式吸引妈妈的关注。因此,专业人才储备提醒给予宝宝安全感,选择合适的方式告别很重要。
错误的告别方式:
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溜走=妈妈不见了
骗孩子“只走一会儿”=妈妈在骗我
陪着孩子哭=妈妈哭得这么厉害肯定是不要我了
当着宝宝的面,没有任何告别就走=妈妈不爱我
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短暂的分离可以帮助幼儿更加独立。孩子仍会受到分离焦虑的影响,在你离开时会闹一阵——即使只有几分钟。如果娃认为哭闹能让你留下来,今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还会继续哭闹不停。你可能想偷偷地“溜走”,但这样做也许会令他更加黏人,因为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又消失了。
对2岁的宝宝来说,他们会公开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感,也许前一秒兴高采烈、后一秒就眼泪汪汪,当你要离开时,宝宝会将自己的情绪直接表现在脸上,此时需要妈妈们好好安慰宝宝,而不是觉得宝宝不听话、无理取闹。
对于3岁的宝宝来说,常常无法分清想象和现实。小宝宝会认为看不到人,人就不见了,永远消失了。因此宝妈离开后,每当邻居或亲戚对宝宝说“妈妈上班去了,不见了”等等类似的话,宝宝会信以为真,并且持续地哭闹以表达自己的害怕和愤怒。
不恰当的做法都会使宝宝缺乏安全感,尤其是头也不回地直接走掉,孩子感受不到妈妈的回应,更加缺乏恐惧感,甚至对自己产生质疑,容易打击宝宝的自信心,让宝宝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从而变得内向、自卑。要让宝宝意识到妈妈的离开是暂时的,并不是消失不见,让宝宝得到了回应和尊重,才能够加强他的安全感。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专业人才)
上一篇:北京将实施最严水资源管理制度
下一篇:早上如何跟孩子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