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新旧动能转换,家政职教金矿待采
2018-09-11 09:59 浏览数:
次 来源:网络
目前,我国呈现出人口基数大、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的态势,伴随着居民收入增加、人口老龄化、全面二孩政策,月嫂服务、婴儿照料、养老护理等家政服务人才愈显紧缺。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家政服务业就业人数在2800万左右,缺口达2200万。面对不断增加的刚性需求,家政服务业成为有待开采的“金矿”,家政服务业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婴幼儿潜能开发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考评”了解详情:rencaiku.org.cn
从国内家政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看,就业人员中40岁至60岁的人员占半数以上,且大多是农村及困难家庭人员,总体上呈现缺口大、流动性强、持证上岗率低、专业性不足的特点。家政服务业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特别是高品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项目和服务明显短缺,供给侧矛盾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
家政服务业在面临竞争和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发展机遇,这个机遇就存在于家政行业人才培养的洼地中。为缩小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剪刀差,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扩大服务供给,发展家政职业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国家应大力支持家政类高职院校和家政类专业的发展,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符合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家政人才,这是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产业,培养医养结合型家政服务人才,这不仅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也是经济转型的战略布局。而家政类高职院校和家政类专业,应不断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服务家政行业人才培养。
第一,打造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一流专业群。产业是职业教育“落地生根”的土壤,家政产业和家政职业教育密不可分。围绕家政产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深化“引企入教”改革,与家政企业共同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合理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把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使人才培养更加契合企业需求,服务产业发展。深度对接家政产业新发展,优化和调整家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嫁接卫生、护理、康复治疗等医学专业,融合大健康理念,优化升级家政养老专业群,打造符合新旧动能转换需求、服务家政行业发展的一流专业群。
第二,以国际化标准培养家政服务人才。实施家政服务人员“走出去”战略,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学生海外研修项目,扩大培训海外家政服务员、外派家政服务员数量,提升学生国际视野。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引进家政服务业相对成熟国家的先进理念,研究借鉴国际家政行业发展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家政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第三,创新混合所有制二级家政学院办学模式。家政专业作为一种社会性极强的专业,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这片土壤,可以把应用于经济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家政职业教育,探索混合所有制二级家政学院办学模式,扩大家政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学生整专业成建制顶岗实习和毕业生批量就业规模。
第四,组建家政职业教育集团。目前,各地建立了众多的各类职教集团,家政职教集团还是空白。通过组建家政职教集团,搭建高水平科研和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家政研究院、家政研究中心,针对家政行业发展中的难题,联合各地家政服务类院校、大型家政服务机构协同攻关,为家政产业发展提供“智库”支持。
第五,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国内家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偏低,持证上岗率不足10%。通过申请国家家政员资格考试点和国家级家政员培训基地,加大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文明礼仪和技能培训,大力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实行“不培训不发证,无证件不上岗”,推进家政服务业标准化发展。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就家政职业教育来说,应紧密对接市场对家政人才的需求规格,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主动承担起家政人才培训的责任,积极开展家政专业能力培训工作,建立分类培训体系,开发专业能力培训标准,统一培训内容,规范培训市场,完善培训体系,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形成“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发展路径,开展标准化、专业化的家政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适应家政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型高素质专业人员,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服务的消费需求。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责任编辑:专业人才储备)
上一篇:“后·教育时代”即将扬帆启程……
下一篇: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快建设教育强国